衛(wèi)生防疫簡報
(第1期)
鹽湖區(qū)衛(wèi)生防疫站 2007年元月10日
流 動 的 紅 絲 帶
——“大篷車”經驗被衛(wèi)生部《中國艾滋病防治典型經驗集》收集
由國家衛(wèi)生部副部長王隴德主編的《中國艾滋病防治典型經驗集》(第一輯)將鹽湖區(qū)“大蓬車”經驗收集,。2006年7月19日代表“青春紅絲帶三晉愛心傳遞活動”赴長治、陽泉,、臨汾等6地市參加演出,,中央電視臺、人民日報,、新華社等多家媒體,,中國衛(wèi)生部網、新華網,、新浪網等多家知名網站對“大篷車”宣傳活動盛況進行了專題報道,。取得了這一系列的成績,是因為鹽湖區(qū)防疫人結合我區(qū)的實際,,走出了一條富有鹽湖特色的防治艾滋病新路子,。
近年來,我區(qū)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,,取得了一定成效,,城市居民和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預防知識知曉率大幅度提高,但農村鄉(xiāng)鎮(zhèn)的宣傳教育與農民群眾艾滋病防治實際須求相比,,還有著較大的差距,。
為了更加廣泛,深入,、持久地在農民群眾中間開展預防艾滋病的宣傳,,根據國艾辦《全國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方案(2004-2008)》文件要求“充分利用群眾集中地點和時機(如農貿市場、節(jié)假日等)開展多種形式的,、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,,有條件的地區(qū)定期舉辦,巡回展覽或其他文藝宣傳活動”,,結合我區(qū)的實際(村民大會集中宣傳難以實行,,廣播、電視,、報刊,、標語等戶外宣傳有一定的局限性),加之單一說教式的教育,,很難取得實際效果,,受印度電影《大篷車》啟發(fā),,我區(qū)創(chuàng)造性地構建了用于艾滋病宣傳教育的“大篷車”,巡回深入到農村鄉(xiāng)鎮(zhèn)為農民群眾宣傳演出,。
“大篷車”演出宣傳隊,,選擇農村逢集趕會的時機,根據農民群眾的愛好和口味,,精心制定了節(jié)目單,,仔細研究了巡回線路。為了增強演出效果還印制了問卷調查表,,艾滋病宣傳撲克牌,,掛歷、彩頁和傳單,,同時,,在演出現場,進行艾滋病互動知識問答,,并購買了大量的洗衣粉,,透明皂、安全套等用以現場發(fā)放,。
大篷車宣傳隊第一個巡回演出,,共現場發(fā)放問卷調查表45000余份,經過匯總分析,,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由演出前的53%提高到75%,,通過宣傳,普及了艾滋病防治知識,,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對艾滋病重要性的認識,,鹽湖區(qū)防疫站咨詢熱線電話鈴聲不斷,主動咨詢,、檢測艾滋病的人群逐步增多,。
從2004年10月31日開始,“大篷車”宣傳隊行程2400余公里,,足跡遍布全區(qū)22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,、辦)和南風廣場,河東廣場等市區(qū)公共場所,,演出30余場,,直接受教育群眾達22萬人次,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成效,。“大篷車”將再接再厲,,將這一流動的紅絲帶送到每一個角落。